記者劉翔宇報道 今年七月,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陝師大附小)一鳴驚人,從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2034杯冠軍。而後,這支球隊整建制升入了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陝師大附中),一條清晰可見的體教融合、足球升學之路,在西安被勾勒出來。
崔庭旭捧起獎盃的時候,感覺自己像一個“明星”。他是陝師大附小足球隊的隊長,在決賽當中,陝師大2比1取勝,身披7號球衣的崔庭旭獨中兩元。
小崔是榆林人,小學一年級時因為速度快被選進了校隊,後來又被選入榆林市隊拿了省冠軍。“天賦”二字在他身上顯露無疑。
三年級過後的那個夏天,小崔一家做出了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去西安讀書。
“當時陝師大附小進行了一次測試選拔,大概有二三十個學生,連著測試了四天。”崔庭旭的媽媽回憶說。那是崔庭旭第一次出遠門,他們母子二人坐了六個小時的火車到西安。在陝師大附小的球場裡,崔庭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天賦,並很快被選中。
陝師大附小名聲在外,是陝西最好的小學之一,教學質量和辦學理念俱佳。進入附小,就意味著要離開榆林,小崔一家糾結過,最終還是決定為了孩子的前途賭一把。就這樣,崔媽媽帶著崔庭旭還有他的姐姐,一同前往了西安,並且在師大附小附近租了房子,這一待就是三年。
崔庭旭很快就融入了新環境。他發現,這裡除了口音有些不同外,其他的和他在榆林差別不大。周圍都是學習不錯的同學,另外,還有足球。
陝西師範大學就在大雁塔邊上,翠華路上,這條路上有西安很多優秀學校。陝師大附小1958年建校,1995年遷到現址,就在陝師大校區裡面。
和很多古城老校一樣,陝師大附小佔地不大,樓層不高,看起來像一個小而精的合院。最初,學校只有一片五人制球場,後來向大學申請,把教學樓後面的停車場改造成了一片8人制球場,這才有了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基礎條件。
陝師大附小的足球水平有過波動。最初還可以,但由於條件限制,一度水平不佳,直到2016年,原本借調出去的附小校長侯西科重新回到本部,他開始重新下大力氣抓足球。
侯西科特別喜歡足球,足球伴隨著他的成長,並且幫助他度過了一段暗淡的時光。他愛看球,曾經被中國足球的黑色三分鐘壓得透不過氣來,而他的緩解方式,是自己出去踢一場球。
進入教育崗位後,侯西科經常帶著學生一起踢球,如今那些已畢業許久、成家立業的學生們還記得當年和侯老師一起踢球的情景。
侯西科經常去看學生們的訓練,有時候他還會自己開車幾個小時,去看校隊的比賽。他往往就只是站在場邊,不多言,但只是這樣,學生和老師們都感受到了校長對於足球的重視。
在侯西科的指導下,陝師大附小除了不斷完善硬件設施,還加強了體育教師在足球專業技能上的培訓,並且開始與社會青訓俱樂部合作。
2021年,陝師大附小與中巴足球俱樂部開展合作,聘請中巴足球俱樂部創始人劉啟聖以及王慶等人作為校隊教練。從此,陝師大附小的成績開始一路上揚。
師大附小的院內,有一顆巨大的梧桐古樹。這顆梧桐樹不僅僅見證了師大附小的歲月,更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遮風擋雨,是學校的象徵。
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有著足球天賦的陝西娃們,也都奔著師大附小這塊金字招牌前來求學。
有重視足球的校長,有高水平的訓練團隊,更重要的是要有好苗子。
上陝師大附小,是很多西安家長的願望。師資力量雄厚的附小早就名聲在外,招生方面並不發愁。優秀的辦學條件,也讓他們能吸引到好的足球苗子。師大附小在組隊方面也有著自己的方法論。
“一二年級主要是培養興趣,到了三年級後,如果孩子有意願且有足球方面的天賦,就會被選拔到校隊當中。”師大附小體育教師李凱歌介紹說,師大附小足球隊有兩支,三四年級一支隊,五六年級一支隊。
在組隊的時候,除了校內選拔之外,學校還會根據位置需要,進行更大範圍的選材。每年夏天,陝師大附小會組織選拔,陝西省內的孩子都可以來參加。來參加選拔的孩子,有些是青訓教練推薦過來的,有些則是學校老師在青少年比賽中發掘的。比如這次2034杯的冠軍球隊中,崔庭旭就來自榆林,前鋒郭辰遠來自渭南,他們都是通過這樣的選拔,在四年級的時候進入陝師大附小。包括現在U14國少隊長穆薩江·艾合買提,走的也是選拔這條路,從陝師大附小到附中。
陝師大附小的選拔共分為五個維度,包括點球、折返跑、靈敏度以及協調性等,最後還要打個比賽,評委是學校的老師以及外聘專家。侯校長有時候也會來看一下選拔。今年剛結束的選拔中,有四名五年級的孩子補充到了師大附小的球隊中。
藉助優秀的教育資源吸引有足球天賦的孩子,陝師大附小並不是西安獨一家,其他學校也有類似的辦法,將好的教育和足球特長相結合,這是一條可以走通的校園足球路徑。
侯西科2016年回到陝師大附小本部任校長之後,提出了“健康的身、溫暖的心”八字校訓,強調全面發展,五育並舉,體教融合。校訓深入每一個陝師大附小學生的內心。
相比國家要求的體育課課時安排,陝師大附小還增加了一節體育課,讓學生有充足的體育運動時間。此外,他們每週都有一節專門的足球課,且足球課並不佔用體育課的時間,讓足球真正進入課堂。在學校所有體育項目中,只有足球有這特殊的“待遇”。
陝師大附小設有足球興趣班,孩子們在放學後可以參加足球興趣班。學校定期舉辦班級足球聯賽。教工代表隊偶爾還會和學生一起過過招,這時候,侯校長也會親自上陣。
在體教融合的摸索中,侯西科做出了創新,陝師大附小首創了體育運動技能等級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自2022年開始設立,涵蓋了包括籃球、足球、田徑、擊劍、游泳等14個項目,學校設定了等級評價標準和評分體系,學生從四年級開始,可以自願報名參加評測。每個參加評測的孩子都有一本手冊,自選項目進行評分,最高3分、最低0.5分,學校在每年五到七月間進行測評。學校會依照學生在四到六年級累積分數來派發獎學金。
足球隊的崔庭旭就拿到了300元的獎學金。金額並沒有多少,但這對孩子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通過這種方式,同樣可也以鼓勵家長,讓孩子們更加投入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陝師大附小除了足球校隊之外,還開展了籃球、啦啦操、輪滑以及小排球等項目。去年,學校設立了小學體育推進領導小組,李凱歌任辦公室主任。
體育推進領導小組的成員大多是體育老師,主要負責三方面工作,一是教育部規定的體質監測工作和體育運動技能等級評測工作,二是選拔優秀的苗子進入校隊,三是校隊的訓練與競賽。
由於附小的場地條件有限,校隊訓練時,經常會借用大學部的操場,大學部也全力支持附小的訓練。在陝師大的操場上,人們經常能看到一群訓練有素的小學生不停奔跑。
這一次2034杯,陝師大附小一路過關斬將,球隊表現出的整體性和戰鬥力,比一些知名的青訓俱樂部以及職業隊梯隊還要好。校園足球隊能夠脫穎而出拿到全國冠軍,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
侯西科看了每一場比賽,決賽讓他印象尤為深刻。“對方整體能力應該更強一些,比賽前15分鐘,我們一直被壓著打,我們主要打防守反擊。頂過15分鐘之後,我們的體能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侯西科很懂足球,他自豪地說,“陝西娃都很能吃苦,很能跑,體能是我們的優勢”。
體能上的優勢,源自訓練。陝師大附小每一週都保持著五練一賽的節奏。下午四點二十日常放學後,足球隊開始訓練,訓練結束時,很多時候都超過七點半,訓練時長有了保證。
除了每天下午的訓練,陝師大附小運動隊還保持著早訓的習慣。包括足球隊在內的一些運動隊,隊員要比普通學生早一個小時到校進行早訓。以足球隊為例,這個階段的訓練通常都是學校自己的體育老師來帶,訓練內容是前一天下午訓練內容的複習。
如果說其他青訓俱樂部也保障訓練時長的話,早訓這一點是許多社會俱樂部完全做不到的。可見,陝師大附小足球隊比其他孩子們出付出更多,也練得更苦。
也很重要的是,陝師大附小是一支校園足球隊,他們平常課間也都在一起。以剛剛畢業的六年級為例,足球隊的隊員分散在各個班,但他們都是從小在一個院子裡長大,課間一起玩耍,放學一起回家的好朋友。這樣的默契程度和團結性,同樣是青訓機構的孩子們無法具備的。
另外,師大附小的教育資源保證了足球隊的孩子們都能有一個不錯的學習成績。崔庭旭的學習就一直不錯,幾乎每門課成績都接近滿分。除了運動和學習外,老師們更注重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會讓他們受益一生。
“我認為整個小學階段就是個習慣養成的階段。養成學習、品德方面的習慣,以及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從小有一個熱愛的運動。我希望更多孩子能通過足球這種集體運動,增加團隊意識,變得謙遜有禮,這才是足球或者體育帶給我們真正的內涵。”侯西科說。
師大附小足球隊無論在場上還是場下都注重禮儀,每次訓練或者比賽結束後,孩子們都要收拾好自己的裝備並且帶走沒有喝完的水。在外地比賽期間,老師會帶著學生做作業,或者完成閱讀任務。隊長崔庭旭一直沒有手機,比賽閒暇之餘,他都在讀自己喜歡的課外書。
西安中學裡有五大名校:西工大附中、交大附中、鐵一中、高新一中以及陝師大附中。其中,足球發展有優勢的是陝師大附中、鐵一中以及高新一中。高新一中只有初中部,鐵一中和陝師大附中則是分庭抗禮,互有勝負。師大附開展足球的時間更長,學校主抓足球和田徑,其中足球更是學校的金字招牌。
上陝師大附中,是每個師大附小孩子的目標。兩所學校都在雁塔區翠華路上,從陝師大東門到陝師附中西門,騎車不過五分鐘。陝師大附中是踢球孩子們小升初最好的通道,在陝師大自己的體系內,他們很好地解決了12歲退役和15歲退役的現實問題。
師大附中招生辦主任劉璐,此前是職業球員,早早退役專注於體育教育領域。後進入教育系統工作,目前除了主管陝師大附中的招生工作外,他還分管體育,主抓足球。
據劉璐介紹,師大附中高中部每年體育特長生的名額大多會用在足球專項上,只要足球隊的學生足夠努力,基本上都可以順利上高中,陝師大附中初中有很好的教育資源,這些體育生在文化課考試上都不存在太大問題。而且因為陝師大附中的足球成績常年在陝西領先,所以這些學生基本上都能拿到一級運動員證書。
目前陝師大附中初、高中六個年齡段有六支隊伍,每支球隊的建制都很完善。球隊的日常訓練主要以學校老師負責為主,也聘請了幾個兼職的教練員。“校園足球與職業隊梯隊不同,我們更注重教育,這也是我們的體育老師與俱樂部教練的區別。”劉璐說,這是陝師大附中多年來的育人方針。
師大附中初中足球隊的生源,以師大附小為主,每年的招生計劃中,一大部分都是來自陝師大附小。“這些孩子都經過了我們老師對長時間的觀察。”劉璐介紹說。陝師大附中原本就是陝師大附小的升學通路。以這一次為例,陝師大附小拿到這次冠軍的這批孩子共18人,其中六年級的13人,全部直升了師大附中,剩下五人是五年級的孩子。
陝師大在小學、初中和高中形成了完整的足球升學通道,甚至孩子們生活、學習和踢球的地方,一直以來都在一公里範圍圈之內。對於家長而已,這裡有最好的教育資源,而且通過足球可以解決家長最為關心的升學路徑;對於踢球的孩子而言,他們從小學就在一個校園裡,到了12歲、15歲,他們不但沒有退役,反而繼續到了同一所初中、高中,他們即是隊友更是同學,始終在一切學習、並肩作戰,這是社會俱樂部、職業梯隊無法比擬的。
來自榆林的崔庭旭、渭南的郭辰遠還有延安的劉旭冉等等,無疑是幸運的。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被職業俱樂部看中的孩子,比如九月讀六年級的張恪銘,未來他也面臨選擇。
作為學校老師,職業球員出身的劉璐並不鼓勵孩子們在現階段過早地進入職業足球領域,“還是要在校園裡先好好成長,教育還應該是第一位。”劉璐說。他現在又重返“一線”,開始帶隊訓練備戰全國賽。
目前,陝師大附中球隊正在幾線作戰,他們的高中隊即將前往濰坊打全國總決賽,對手是每個省份的校園足球冠軍。球隊之前的最好成績是全國第四,劉璐希望這一次能夠有歷史性的突破。
陝師大附小球隊奪冠返回西安時,迎接他們的是鮮花和掌聲。球迷和家長們的接站,讓孩子們享受到了明星般的待遇。但如同攝影師手中的閃光燈一樣,榮耀時刻轉瞬即逝,他們很快就將重新投入到日常的備戰訓練中,接下來他們將前往日本參賽,與全世界更多同年齡段的球員過招。
足球隊每次奪冠,校長侯西科都會請隊員們吃飯。這一次慶功宴上,侯西科對即將升入初中的孩子們說:“我覺得你們大部分人不可能在以後走上職業足球這個道路,但你們只管享受足球帶給自己的樂趣就好,這是一項可以當做終身愛好的運動。”侯西科用自己的經歷教育後人。
崔庭旭並沒有因為拿到冠軍而得到手機,媽媽說家裡從來不會因為他的成績好,或者是踢球拿什麼獎而給他物質上的承諾。“感覺這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就是該做更好的自己。”崔庭旭的母親感慨道,“現在回頭看看,三年前決定走足球升學的這條路,是完全正確的”。
現在很多事,她都會和小崔商量,讓兒子拿主意。而崔庭旭對於自己的未來很明確,他會繼續踢球,但不會走職業足球這條路。
西安的足球熱情,被這個小小的冠軍再次點燃。目前,西安正在舉全市之力,搞好足球。市體育局副局長劉剛的辦公室裡,經常會擁滿了各部門的人,開展的工作和談的話題都圍繞著足球。
西安市體育局也在摸索經驗,以此次陝師大附小奪冠為契機,探討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機制,以及如何打通上升通路問題。體育局將發揮其資源和專業優勢,逐步形成青少年足球發展的西安模式。
西安的教育資源相對集中,有著西部最好的小學、中學以及大學,名校雲集。而且在不同年齡段的學校裡,都有著喜歡並支持校園足球發展的校長們,這些身處教育一線的工作者同樣深知體育、足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在他們的踐行下,西安的校園足球除了普及之外,也在抓提高,並形成特色。他們在想方設法打通上升通道,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政策執行層面的困惑,學校、教育集團的內循環已經形成,體育系統再發揮專業優勢,外部條件也具備,正在逐漸形成體教融合的新模式。
“青少年足球主要在於五個方面,精準的選材、優秀的教練、科學的訓練方式、高質量的比賽以及完善的保障。”劉剛總結說,接下來西安體育局也將從這五個方面入手,與教育部門一起攜手,做好青少年足球工作。
7月30日一早,崔庭旭忙著收拾自己的房間。他又搬家了,這一次是從師大院裡,搬到了師大附中旁邊,從翠華路的這一頭到那一頭,他們一家走了三年。這兩點之間的距離,不過一公里出頭,崔庭旭們的足球升學之路,格外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