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高仲勳&高準翼,中國足球的一對非典型父子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體育
往事 | 高仲勳&高準翼,中國足球的一對非典型父子

文/段離 10月15日的青島青春島球場,29歲的高準翼用一記風騷的外腳背妙傳和一聲“為什麼不換人”的怒喝,點燃了中國足球的球迷們——2比1擊敗印尼,國足還活著。


26年前的重慶大田灣體育場,33歲的高仲勳一句“中國足球沒戲了!”,振聾發聵。那時候,高準翼還不到3歲。

當年在幸運星,有人指著“小高”說他是“高仲勳的兒子”;但現在,如果有人指著“老高”說這是“高準翼的父親”,相信高仲勳會笑著答應。

高準翼第一次進國家隊是2017年的中國杯,是為“二隊”;高仲勳也一樣,1998年,徐根寶執掌國家二隊打聯賽,徵召了高仲勳

資料顯示,高仲勳代表國家隊打了11場比賽,他的高光時刻,是1994年的廣島亞運會,1/4決賽對伊朗,他打進全場唯一進球,決賽輸烏茲,高仲勳停賽,否則結果很難說。


97十強賽,戚務生認為高仲勳年齡大,棄之,首戰對伊朗,2比0領先被逆轉,事後,有人士表態,如果高仲勳在,可能不至於如此……


高仲勳踢球,不慌,越打強隊越來勁,有人問為什麼,他說可能是朝鮮族隊員比較剽悍吧,“其實我的心理一直就這樣,從來沒有遇到強隊就發緊,遇到弱隊就放鬆的心態。”



1998年8月9日,延邊在大田灣對陣前衛寰島,在先進一球的情況下,被寰島靠著點球2比1逆轉,賽後,高仲勳面對央視鏡頭,喊出了那句“中國足球沒戲了!


那不是對一場比賽的絕望,而是對接二連三遭遇“針對”的憤懣,“不是點球的吹點球,不是手球的也吹點球。

多年以後,高仲勳承認,確實失望。高準翼也問過他,而且是“特意”,彼時,高仲勳“耿耿於懷”。但對足球,他始終熱愛,否則,他也不會答應自己的兩個兒子踢球,除了高準翼,二兒子高銘翼在K3踢過,現在江西廬山打中甲。


事實上,2001年退役後,高仲勳做過生意,開過練歌房,但都不太行。2003年下半年,他到瀋陽,自費考了一個B級教練員證書,後來帶延吉的一支公安隊參加公安部聯賽。2004年底,高仲勳到了昆明,在韓國人開的巴西南洋足校當教練。


高準翼的回憶是,他暑假去昆明玩,也就喜歡上了足球,“我爸說要是玩玩的話,就別練了。我說自己以足球為職業,爸爸才同意我踢了。”


高準翼留在了昆明,曾和他在廣州隊當過隊友的嚴鼎皓,也在這家足校待過。高準翼說過,父親的技術比他細膩,“我爸把我領上路後,給了很多指導,講得特別細。技術方面,肯定是我爸技術好。因為父親的緣故,我得到了眾多教練的悉心指點,但沒有特殊的照顧。


看了高準翼那腳傳球,高仲勳應該會給自己的兒子點個贊。



在昆明當足校教練的時候,高仲勳觀察過韓國教練訓練小孩的方法,“我發現不打不罵是根本不行的,韓國教練的體罰手段其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國小孩以前就是管得不狠,隊員根本不拿教練的話當回事。


高準翼曾說,自己是“棍棒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我爸以前沒少打我,主要是文化課方面。當時比較淘氣,沒寫作業說寫完了,老師給我爸打電話,我爸就怒了,用棍子打得特別狠。”


高仲勳在昆明幹了4年。前兩年正常發工資,後面兩年因為老闆在韓國的企業出了問題,就再也不發錢了。2008年年底,高仲勳撐不住了,走人,後來,他專門到韓國討薪,但老闆根本拿不出錢來。


高準翼也走了,他去了申思、祁宏弄的“幸運星”,把關係都轉到了上海,還代表上海打了全運會。


高準翼原來踢邊前衛,但身體發育慢,沒優勢,改踢邊後衛,後來在幸運星隊裡缺中衛,剛好他身高長了,就踢中衛——但誰都沒想到,後來在廣州、泰山包括國足,高準翼立足的位置,都是邊後衛,而且是“左右開弓”,通吃。


高準翼曾說,父親一直提醒他“你是你,我是我,不要按我的路走”——高仲勳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延邊,那支曾在中國足壇捲起狂飆的鐵軍。而高準翼,一直在飄。

2014年,高準翼去了日本,在兩傢俱樂部打了25場比賽,隨後回到國內,泰山、河北、廣州、武漢、泰山——走了一圈,再回泰山。

自2017年的中國杯開始,高準翼已經為國出戰16場(A級賽),超過了父親高仲勳。

對中國足球,高仲勳曾徹底失望,但後來,他說“只要大家都踏踏實實地努力,總會漸漸好起來的。”


2013年,還在國青的高準翼在對克羅地亞的比賽中打進一球,他說那個球意義重大,“有一種走上大路的感覺。”當時,在接受採訪時,他說自己會努力踢好球,家裡付出了這麼多,“我不能成為不成才的垃圾。”


他甚至規劃了退役後的路:當教練,“一輩子幹足球。”他還說,希望從他們那一代改變中國足球,“就算很小的改變也行。”


編輯 | 尼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