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特刊
NBA Special Issue
引言:2008年,正值而立之年的科比剛剛在NBA總決賽中遭遇了失利。對爭強好勝的他來說,這種痛苦和遺憾是難以消退的。於是科比決定加入“救贖之隊”,代表美國男籃參加北京奧運會,這也是他的一次自我救贖。在北京奧運會上帶領美國男籃奪回奧運金牌後,科比完成了最強形態的升級,他在2009年和2010年連續拿到兩座總冠軍獎盃,一舉奠定了自己的歷史地位。
(本文刊登於《NBA特刊》2024年8月下期“奧運特輯”,購買本刊,收藏更多奧運籃球相關內容)
在參加北京奧運會之前,科比·布萊恩特幾乎在NBA得到了一切——他在那一年得到了職業生涯唯一一座常規賽MVP獎盃,如果能在2008年總決賽戰勝凱爾特人,他也將提前拿到屬於自己的總決賽MVP獎盃。雖然當時還沒有提出正式的概念,但在科比穿起美國男籃球衣來到中國時,“曼巴精神”就已經開始萌芽了。
科比在2008年首次參加奧運籃球比賽,當時的他已經是三次總冠軍得主,還拿到了常規賽MVP。他在2007-08賽季帶隊進入總決賽,證明了自己沒有奧尼爾(Shaquille O'Neal)也能登上巔峰。當時的科比就在NBA榮耀之巔的山腰上,他要繼續向上攀登,直到看到最美的風景。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只有勝利能沖淡失敗的痛苦,急於找回自信的科比把目光投向了國際賽場,由於美國男籃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失利,他加入了“救贖之隊”,帶著對冠軍的渴望來到中國——他甚至在北京奧運會開始前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奧運金牌對我來說比總冠軍更重要。”
在20年前的雅典奧運會上,美國男籃在半決賽被最終的冠軍阿根廷淘汰,這次冷門在世界籃壇引起了轟動,但科比當時並沒有太大觸動,因為他的湖人隊也剛剛在總決賽中被活塞隊爆冷擊敗。四年之間,科比經歷過失敗,也接近過成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國際比賽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同時,他也明白自己在中國的影響力,對當時即將年滿30歲的科比而言,北京奧運會確實是最好的舞臺。為了參加奧運會,他甚至推遲了手指韌帶撕裂修復手術。
“失敗並不是壞事,因為這能讓我們成長,也意味著世界籃球水平也在發展。”科比在2015年說,“北京奧運開始之前,我們都想奪回屬於我們的東西,對美國籃球來說,這是一次救贖的機會。在NBA比賽的時候,我們代表的是某座城市,而穿起美國隊的球衣,我們就代表了這個世界籃球打得最好的國家。能和那些偉大的對手當隊友是種奇妙的感覺,能和他們一起贏得冠軍,這讓我有一種超越NBA總冠軍的榮譽感。”
對科比來說,參加奧運會不僅僅為了完成對2004年的救贖,在北京,他還能和全世界最好的籃球運動員交手,對他來說,這是種致敬。
“我要證明自己是全世界最好的籃球運動員。”科比說,“能在北京看到全世界最好的運動員齊聚一堂,這和在洛杉磯看到那些名人的感覺截然不同,雖然我們從事的運動不同,但為了成為世界冠軍,我們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才能到達那裡。”
事實證明,科比在北京奧運會的比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在決賽中得到20分,送出6次助攻,帶領美國男籃以118-107戰勝西班牙,獲得了金牌。但在美國隊中,科比在比賽中的表現只是他們獲得勝利的原因之一,他展現出的領導力和對籃球的奉獻精神給年輕隊友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在“救贖之隊”的第一次全隊會議中,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德懷恩·韋德(Dwyane Wade)和卡梅羅·安東尼(Carmelo Anthony)這樣的年輕球星都坐在最後一排,科比則獨自坐在第二排,這樣他就能更好地聽到主教練沙舍夫斯基(Mike Krzyzweski)說些什麼了。而作為球隊中最大牌的球員,科比每天早上五點就會去訓練館,他的隊友們也紛紛效仿,“卷”了起來。
“當那支美國隊開始第一天的集訓時,科比就給他的隊友們做出了表率,也給球隊的氣質定下了基調。”傑裡·克朗傑羅(Jerry Crongello)說,“他會在訓練中撲倒在地板上救球,那幫傢伙都看傻了。在那屆奧運會的比賽中,人們對科比有了全新的認識,我認為這給了他繼續前進的動力。”
三十而立,在北京參加奧運會的科比已經成熟了,他必須證明自己有資格成為一支球隊的領袖——在湖人隊他沒能奪冠,在奧運會拿金牌也一樣。他的表現確實配得上領袖的身份,用美國男籃年齡最大的傑森·基德(Jason Kidd)的話來說,在北京奧運會奪冠後,美國男籃的每個球員都在接下來的賽季中打出了更好的表現,除了“2003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之外,克里斯·保羅(Chris Paul)也從中受益良多。當然,在北京,科比受到了最大程度的歡迎,他和美國男籃的到來確實掀起了我國的又一股籃球熱潮。
那次中國之旅的影響有多大?當科比在12年後逝世,我們才能從北京奧運與會者的言談中感受到他的偉大。
在北京奧運會作為東道主參賽的姚明在科比去世後通過奧委會表達了自己的哀悼之情:“曾有人說,生命無常,變幻莫測,我們別無選擇。但很多時候,衡量生命價值的不是它的長度,而是深度和厚度。”
“K教練”沙舍夫斯基和他的助手吉姆·博海姆(Jim Boeheim)也在科比逝世後評價了他對那些明星球員的影響。
“我有幸在2008年和2012年的奧運會上執教過科比,我將永遠記得他是如何對待國家隊的比賽的,他在每次訓練和比賽中都展現出了對籃球的熱愛。”沙舍夫斯基說,“他一直想做些特別的事情,在這項運動中,沒有比科比更偉大的戰士,籃球因他變得更好,他的離去是我們毀滅性的損失。”
博海姆說,科比從到美國隊報到的那一天起就要求所有的年輕球員按照自己的標準訓練和比賽。美國男籃在2006年日本世錦賽中獲得了第三名,連續兩屆大賽無冠是所有美國球迷都無法接受的,科比必須讓隊友們知道,只有拼盡全力,他們才能重新找回在國際籃壇的地位。
韋德是2004年輸給阿根廷的美國男籃的一員,他在2008年隨隊贏得了奧運金牌,他告訴每一個人,科比就是他的榜樣。
“他是一位偉大的領袖,也是偉大的冠軍成員。如果你瞭解科比,就會知道沒人比他更好。”韋德說,“在我進入聯盟時,科比就是我追逐的目標,我想得到他的認可,因為那意味著我可能取得了一些成就。”
安東尼和科比一起參加了2008年和2012年奧運會並兩次奪冠,他認為,科比給他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了籃球範疇。
“我們的關係比籃球更深,”安東尼在懷念科比時說,“我們的家人彼此也很熟悉,我們不只是隊友,還是很好的朋友。籃球只是讓我們相識的紐帶而已。”
科比在2008美國男籃的另一位隊友德懷特·霍華德(Dwight Howard)也和他在湖人隊做過隊友,在2020年,他正好回到湖人效力,在從費城回洛杉磯的飛機上,他們收到了噩耗,這讓霍華德難以接受。
“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在飛機上聽到這樣的壞消息,我們是感情很好的兄弟,雖然有時候會爭吵,甚至會相互憎恨,但我們之間有著深厚的愛。”霍華德在自己的社交媒體發文說,“我愛你,我們都愛你,讓我們對彼此袒露心聲,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生活中會發生什麼。讓我們珍惜生命,珍惜共度的時光,我會想念你坐在球場邊看比賽的樣子,願你和吉吉安息。”
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前任媒體服務和運營總監鮑勃·康德隆(Bob Condron)也對科比在北京奧運會期間造成的熱潮記憶猶新。
“那是2008年8月的一個早晨,北京的天氣非常悶熱。”康德隆說,“我們乘坐大巴車去訓練,車上坐著12位全世界最好的籃球運動員,還有美國男籃的工作人員。我們看著車窗外的景色,感到非常新奇。科比和‘K教練’坐在一起,他不停地發表自己對訓練和比賽的看法。他不想只靠自己得分帶領球隊獲勝,他想讓這支球隊變得更好。他和教練討論著所有細節,如果想變得更偉大,就需要靠所有細節的累積。”
科比總是第一位下車的美國球員,雖然他已經習慣了球迷們的歡呼,但在北京,他還是經常被中國球迷的熱情“嚇到”。“有一次,他看到了十多個中國大媽在酒店門口大聲呼喊他的名字。”康德隆笑著說,“科比走了過去,友好地和她們打了招呼,顯然,這會給她們的生活增加一次特別的記憶,在我看來,這才是科比最值得尊敬的地方。”
在訓練館裡,更讓美國隊教練組感到驚訝的事情發生了,他們發誓那是之前從未見過的場面——來自全世界的體育媒體齊聚一堂,讓球館顯得非常擁擠,而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抓住美國隊訓練開始前的15分鐘媒體交流時間,跟科比說上幾句話。科比會用超人的耐心對待記者們重複的提問,有一次,他甚至用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英語回答了同樣的問題。
而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場面發生在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當人們從壯麗宏大的場面回到現實,迎接各國運動員入場時,科比獲得了與中國運動員不相上下的掌聲和歡呼。更多的致敬來自他的同行們——當科比和美國代表團進場時,所有運動員的目光都集中在科比身上,很多人像球迷一樣拿著相機和攝像機拍攝(畢竟當時智能手機的普及程度還不算高),還有人熱情地和科比打招呼——無論他們認不認識。
科比會停下腳步,回應每一個和自己打招呼的人,在那一刻,他就是全世界最偉大的運動員。當全世界都看著他時,他也熱情地回饋了整個世界,無論是開創先河的“巴塞羅那夢之隊”,還是詹庫杜領軍的“巴黎夢之隊”,都沒有像科比一樣的領袖。
雜誌訂購請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