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關於長期計劃和短期目標的事兒。
在長期計劃方面,亞洲球隊裡日本是做的最好的:增加各級別,各年齡段,地區性和全國性足球賽事,增加球場數量,增加踢球人口數量,增加正規比賽數量,形成一個自下而上的金字塔結構人才推動機制。在確保各級別職業俱樂部,職業聯賽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積極支持球員留洋。因為有了數十年的出色基礎工作,日本足球的旅歐球員數量和質量,已經斷檔領先亞洲其他球隊,同時,日本職業聯賽的質量和比賽強度也沒有受到大量精英留洋的太大影響。所以,大比分輸給日本,我覺得可以接受,這是長期工作不到位的必然結果,這不是臨時抱佛腳或者所謂的臨場指揮能夠改變的。
那麼短期目標做的比較有特點的,就是東南亞的印尼,這也是我們小組賽的對手,中國球迷可以很快看到這支球隊現在是什麼成色。託希爾,曾經的國際米蘭主席,一直在積極推動球員的歸化工作。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在荷蘭有大量的印尼裔球員,這也給了印尼不斷通過歸化在荷蘭踢球的球員提升國家隊實力的機會。亞洲盃期間,我們已經看到了從登博思出道轉投狼隊的中衛胡布納,看到了在烏德勒支踢球的中場詹納,看到了在海牙踢球的中鋒斯特魯伊克這些球員出色的身體素質和較好的腳下技術。而本屆世預賽,從埃因霍溫青年隊成長起來,目前在威尼斯踢意甲主力的中衛伊德澤斯又成為印尼國家隊的場上隊長;曾經入選過荷蘭U21國家隊的門將帕伊斯也是這屆印尼國家隊的新人,目前在美職聯達拉斯踢主力的帕伊斯在前兩場世預賽全都首發,帶隊連續逼平沙特和澳大利亞。就在這個國際比賽日,託希爾又成功歸化了荷甲特溫特的主力中衛希爾格斯(新賽季歐戰跟荷甲打滿4場比賽360分鐘),還有米蘭中場賴因德斯的弟弟,在茲沃勒踢球的埃利亞諾·賴因德斯,這是一名在荷甲踢主力的邊路多面手。
可怕的是帕伊斯26歲,伊德澤斯24歲,胡布納20歲,希爾格斯和埃利亞諾·賴因德斯都是23歲。上一場對陣澳大利亞的首發11人,有9名球員都在海外踢球,包括梅赫倫的右後衛沃爾什,在斯旺西踢球的中場周亞安,在奈梅亨踢球的左後衛維爾東克,還有在牛津聯踢球的馬塞利諾。這意味著印尼的實力,未來十年可能會越來越強。更可怕的是,下一次國際比賽日,希爾格斯和小賴因德斯的歸化手續完成就可以代表印尼出場比賽。而下一次國際比賽日,國足先作客澳大利亞,然後就要在主場迎接這麼一支印尼。
說真的,我不知道澳大利亞和印尼,哪個更好對付。
再說一下關於教練的話題,過去幾年我們發現,日韓已經開始不迷信洋帥了。韓國用了一次克林斯曼發現根本不行,現在改用自己人洪明甫,日本的森保一已經帶隊打了6年的比賽,雖然也吃過虧,但現在已經日趨成熟。東南亞現在也非常流行使用日韓教練:比如印尼的申臺龍;此前執教馬來西亞的金判坤;越南之前用過樸恆緒,後來發現特魯西埃不好使,現在又換成了帶過全北的金相植;世預賽和我們交過手的泰國,教練是日本人石井正忠。其實只要做點功課,稍微思考一下,就應該可以嘗試去理解,為什麼一些功成名就的歐美教練,在東亞和東南亞越來越不受待見。這別人栽過的跟頭,非得自己再去栽一次才知道水深水淺嗎?
世界盃1930年創辦,至今已經接近100年的歷史。世界盃百年曆史上,第一次擴軍48強,而我們在最後一輪抓住救命稻草進入18強賽,作為球迷,我想問問:這百年一遇的歷史性機遇,我們為進軍世界盃做了什麼?我們又是怎麼在高大威猛又帥氣的蔣聖龍的出色表現之下,在1-0領先還多打1人的大好局面之下,居然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之下輸給了一支並不那麼出色的沙特?我們是通過什麼考量,讓伊萬這麼個玩意來指揮這麼重要的比賽?
10輪的小組賽,後面還有8場,我們要不要讓球迷僅僅過了2輪就放下任何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