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 比賽太多,足球走向“毀滅”? Post author:admin Post published:2024 年 11 月 15 日 Post category:體育 記者寒冰報道 9月22日曼城與阿森納的英超大戰,毫無疑問是本賽季開賽以來最受矚目的天王山戰役之一。遺憾的是,兩隊的戰術核心德布勞內和厄德高賽前就受傷缺陣,讓比賽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厄德高是在9月挪威隊的比賽中扭傷腳踝,德布勞內則在上週中曼城與國際米蘭的歐冠比賽中受傷。 而就在兩位球星受傷前後,歐洲足壇已掀起了知名球員炮轟賽事過多的風潮。他們認為如今國際足聯和歐足聯不斷增加賽事數量的行為,導致球員體能和肌體疲勞達到閾值,受傷概率大為增加,嚴重威脅到球員健康,同時也因此降低了比賽質量。 更值得玩味的是,本場比賽中,曾公開抱怨球員比賽太多、甚至不惜為此提出罷賽倡議以捍衛自己保持健康的權利的羅德里,恰恰“現身說法”——本場比賽開場21分鐘,西班牙人在一次並不十分劇烈的對抗中出現傷情,被迫被換下,賽後被擔憂可能因疲勞累積導致突發重傷。多年來關於比賽過多對球員帶來的健康影響,一直有抗議之聲,但從未像現在這樣廣泛和強烈。 包括瓜迪奧拉、安切洛蒂等頂級教練,也對球員們的發聲表達了支持。這個俱樂部足球史上最漫長的賽季,可能會成為解決頂級聯賽比賽數量閾值危機的轉折點。 2024/25賽季對世界足球頂級聯賽而言,是史無前例的最漫長的俱樂部賽季。世界足壇正處於比賽數量、賽季時長前所未有的閾值臨界點:如果哈蘭德在曼城踢滿本賽季所有可能的比賽,挪威巨星的賽季將長達354天!從今年8月到明年7月13日的世俱杯決賽,哈蘭德、姆巴佩、貝林厄姆等足球巨星,每人至多都將參加70場以上的比賽!無論球員們是否做好了準備,這個賽季都將是史上時間跨度最長,對體能要求最高的賽季。 早在7月24日的美國,哈蘭德就已踢了新賽季第一場比賽(曼城VS凱爾特人的熱身賽)。哈蘭德的前隊友阿爾瓦雷斯,上賽季在曼城已踢了54場正式比賽。本賽季轉會馬競前,從6月21日到8月2日先後參加美洲盃和奧運會,已經踢了9場比賽。加盟馬競後在西甲、歐冠和阿根廷隊的南美區世預賽合計又踢了9場比賽,僅缺席了8月10日的社區盾杯。而這個史上漫長的賽季,才僅僅是剛剛開始。 頂級球星的賽程閾值達到臨界點,源於本賽季歐冠改制,增加了兩場小組階段比賽,同時明年夏季,還有擴軍後的世俱杯。 雖然本屆世俱杯只有皇馬、曼城、拜仁、切爾西、大巴黎、尤文圖斯、國際米蘭、馬競和多特蒙德等12家歐洲頂級俱樂部參加,但潛在影響是覆蓋歐洲乃至全球所有頂級豪門。 如果曼城打進本賽季所有俱樂部賽事決賽,將面臨多達75場比賽的賽季。這還不包括4場季前賽和至多可達10場的國家隊賽事,所以從理論上,哈蘭德們至多要參加89場比賽!更何況,這還是英足總和英超聯盟減少了英超球隊參加聯賽盃和足總盃比賽數量的前提下! 早在今年3月歐洲聯賽峰會上,英超CEO馬斯特斯已提出閾值極限概念:“球員們普遍反饋比賽太多規模太大。疲於奔命不僅會降低表現,還將大大增加受傷概率。球員們不得不對比賽的投入程度有所取捨,這必將讓足球比賽缺乏觀賞性和競技價值。”世界足壇比賽數量的閾值到達臨界點,很可能將帶來一次波及全球的里程碑式變革。 厄德高和德布勞內在賽季初就受傷,以及羅德里率先發起的對比賽過多的抗議,都反映出足球比賽的核心主體——球員,已不堪賽事過多之苦。21世紀的頂級豪門的確可以為頂級球員提供從訓練、比賽、消除疲勞和受傷後康復全方位的運動醫學和高科技手段,儘可能緩解球員的疲勞感和避免受傷。但由此帶來更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以及跨國比賽的長途旅行、比賽場地質量和國家隊醫療保障水平的巨大差異,仍在持續增加球員的疲勞感和受傷幾率。 英格蘭職業球員工會(PFA)CEO莫格蘭強調:因為歐冠和世俱杯的改制,本賽季才是比賽數量達到閾值臨界點問題被擺上檯面的時刻:“足球界的每個人都知道,賽程安排已經很糟糕了,根本無法執行。” 上賽季還沒有新增的歐冠和世俱杯比賽時,已經過多的比賽導致曼聯全賽季有多達21名球員遭遇總共45人次的傷病,滕哈赫的球員因傷缺陣合計多達1620天。本賽季還未開始,他又失去在季前賽受傷的霍伊倫和新援後衛約羅。滕哈赫抱怨賽程密集導致球員負擔太重,而且本賽季情況還會更糟糕。 瓜迪奧拉道出的是賽程過密帶來的惡性循壞:“以前我們有5-6周為賽季首戰做準備,現在只有3周時間。但競爭就在這裡,球員們只能適應。從假期中迅速進入季前賽甚至聯賽很容易導致疲勞和受傷,球員們為此也是身體俱疲。當他們無法正常訓練和比賽時,我們無法要求他們打出100%的狀態。賽季一開始就會很艱難,之後就是逐月煎熬下去,能走多遠誰也不知道。” 當球員和教練們都在公開抱怨和抗議比賽太多的閾值臨界點時,事情就已經在發生變化。五大聯賽、歐足聯和國際足聯都在不斷通過增加比賽數量,牟取更多商業利益,但顯然這不是沒有比賽數量上限的市場份額之爭。種種跡象表明球員們的忍耐已達到極限,對足球管理機構的終極反抗只是時間問題。 至少今夏大多數球員們明顯不在狀態的歐洲盃,次數過於頻繁的傷病以及疲勞感,已經在警告足球世界:世界足球到了需要各方一起坐下來,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了。正如萊萬多夫斯基所言:“球員都是人,當然我們試圖成為球場上的機器,但別忘了我們終究只是人。” 與30年前相比,如今的頂級球員有多累? 以上賽季的貝林厄姆為例,皇馬巨星21歲生日時,職業生涯出場時間已達18837分鐘,而同齡的魯尼是15481分鐘,傑拉德7034分鐘,貝克漢姆只有3929分鐘。同齡的貝林厄姆出場時間幾乎是貝克漢姆的5倍,也可以直觀地看到30年來頂級球員參加比賽數量和時間的增長幅度。這意味著從職業生涯開端,貝林厄姆就在高負荷消耗自己的身體,肌體疲勞和心理倦怠程度遠高於前輩傳奇。當然,受傷概率也會大幅度上升。 國際職業球員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8月-2025年7月,姆巴佩在短短3年時間裡可能會踢多達198場比賽,僅本賽季這個數字最高可達74場,還要算上國家隊的10場比賽。維尼修斯也是如此,24歲的巴西邊鋒已經踢了344場比賽,而與他同齡的小羅只踢了162場。高負荷甚至超負荷的比賽,必然會導致疲勞引發的狀態不穩,以及傷病概率飆升。 歐足聯委託權威統計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涵蓋了20個歐洲國家的54支球隊。研究顯示,隨著比賽日程越來越緊張,腿筋受傷發生率從2001/02賽季佔所有傷病的12%上升到2021/22賽季的 24%。研究結果無法直接證明比賽太多導致肌肉傷病增加的因果關係,但很明顯,隨著球員參加越多的比賽,肌肉恢復時間越短,肌纖維疲勞長得不到充分緩解,肌肉受傷自然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2021年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的研究,跟蹤分析了2000/01賽季到2018/19賽季跨越18個賽季,來自歐洲19個聯賽參加歐冠小組賽49支球隊的3302名球員。儘管這些精英俱樂部同期投入大量資金,引入高科技穿戴設備預防傷病,還有不斷進步的醫療手段促進肌肉疲勞緩解和縮短康復時間,但與疲勞密切相關的肌肉損傷率並未因此下降。研究認為,這與近18個賽季比賽數量增加,訓練和比賽時間不斷增加,還有比賽強度不斷提高有一定關係。 國際職業球員聯合會給出的限制比賽數量建議,基於瑞典林雪平大學一項涵蓋14年、包括超過13萬場比賽的研究。該研究結論是兩場比賽間隔少於5天,球員在比賽中肌肉受傷概率更高。基於對35支歐洲頂尖球隊的研究顯示:沒有冬歇期的頂級球隊每賽季因傷病損失的球員出場天數,平均比有冬歇期的球隊多303天。該研究認為,參加太多比賽對球員的表現和可持續健康出勤率都有明顯的幅面影響。 國際職業球員聯合會建議頂級球員每賽季參加的比賽,不應超過50場,且應有至少四周的夏休期和兩週的冬休期。因為比賽太多導致長期處於過度疲勞狀態,即便沒有傷病困擾也會帶來狀態下降和心理上的倦怠效應。ESPN的專題長文就報道了這種倦怠效應對球員和大賽的影響,今夏的歐洲盃就是典型案例。大量球員沒有發揮出最佳水平,之前在俱樂部參加太多比賽的貝林厄姆和凱恩都表示:自己在歐洲盃表現不佳就是因為疲勞導致的倦怠效應。 這樣因比賽過多帶來的肌體疲勞-狀態下降-心理倦怠-傷病頻發,極易形成閉環式的惡性循環。密集賽程下球員很難得到充足的休整時間,身體一直處於過勞狀態訓練和比賽,為確保關鍵比賽的表現,部分俱樂部只能進行輪換或放棄部分賽事,進一步降低足球比賽的競技性和觀賞性,也是對購票入場或付費觀看直播的球迷不負責。長久而言,賽事過多對世界足球產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都會有很難估量的負面影響。 球員和教練們公開抱怨的比賽過多,且因此必將導致體能透支、傷病增加帶來的比賽質量下降,這在本質上是足球產業各方瘋狂內卷的竭澤而漁。五大聯賽都在試圖通過更多的季前賽,甚至超級盃和海外聯賽牟取全球化的鉅額利潤,不斷擴軍的歐冠、歐洲盃、世俱杯和世界盃,則是歐足聯與國際足聯在足球產業中爭奪份額的直接體現。 各大足球管理機構都在指責對方為了商業利益,不顧球員身體健康。職業聯盟批評國際足聯不斷擴軍的世俱杯和世界盃只考慮自身的比賽影響力和商業利益,忽視作為世界足球管理機構的責任,首要的是確保世界足球的可持續發展與球員的福利。國際足聯則反駁,歐洲五大聯賽的職業聯盟商業化得更徹底,完全不顧及球員感受,無論北美、遠東,俱樂部豪門安排的夏季甚至冬季商業賽與正式比賽,比賽會制的世俱杯、世界盃需要更多的長途旅行,帶給球員的健康風險更無必要。 當世界足壇的管理機構為爭奪比賽數量相互指責時,球員們能做的就只有咬緊牙關,開始這個前所未有的,考驗身體和心理素質的漫長賽季。畢竟,球員們抱怨更多的世俱杯,幾乎沒有俱樂部老闆和高管公開反對。因為這項賽事被國際足聯承諾,可以帶給參賽俱樂部至少5000萬歐元,至多超過1億歐元的收入。國際足聯與歐足聯的世界足球市場份額之爭,達到了空前達到白熱化程度,雙方都在不斷擴大既有賽事,創辦全新賽事斂財,遺憾並沒有考慮到球員是否能承受如此密集的賽程。 然而雙方至少目前,都沒有任何作出讓步的跡象。本賽季除了世俱杯,其他既有賽程都已獲得國際足球理事會、國際職業球員聯合會和各大職業聯盟的批准。國際足聯仍在全力推動世俱杯的落地,因為一旦成功舉辦就將成為國際足聯在俱樂部足球市場的王牌賽事項目,從俱樂部足球市場分得前所未有的商業收入份額。 與此同時,歐足聯除了歐冠擴軍,也在考慮歐洲盃繼續擴軍的可能性。恢復與南美冠軍的歐美爭霸賽,讓歐足聯看到了在國家隊領域進一步削弱國際足聯市場份額的可能性。未來歐美爭霸賽可能會發展成歐洲和南美足聯主導的聯合會杯,歐足聯通過整合熱身賽新創歐洲國家聯賽後,與各大足聯私相授受的新增賽事,預示未來與國際足聯全方位爭奪市場份額的必然趨勢。 但在不斷升級的足球管理機構商業內卷之中,球員作為比賽的主角,似乎成為了唯一被忽視甚至無視的群體。愈發資本化的世界足壇,註定會因此戕害球員健康,並逼迫球員強力反應,被迫進入全新的時代。 編輯 | 把球給我我要回家 圖片 | IC photo You Might Also Like 黃宇 | 17日歐洲盃 奧地利-法國:奪冠大熱亮相,法國能順利取勝嗎? 2024 年 6 月 17 日 雙星閃耀! 20冠之心 新賽季放眼歐洲? 2024 年 11 月 15 日 【馬榮熱度】英格蘭最熱,荷蘭vs英格蘭! 2024 年 11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