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罕見發文痛批官場六大怪象,中國官場“逆淘汰”將危及國家安全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體育
人民日報罕見發文痛批官場六大怪象,中國官場“逆淘汰”將危及國家安全


所謂“逆淘汰”,就是壞的淘汰好的,劣質的淘汰優勝的,小人淘汰君子,平庸淘汰傑出,等等。


有史以來這種悲劇常常發生,李太白只能遊山玩水,陶淵明惟有去種田,屈原不得不自投汨羅江等等,都是逆淘汰的表現。


逆淘汰現象恰恰體現了“適者生存”這一進化論的核心思想,只有適應環境才能夠不被淘汰,而不是強者生存。


“官場逆淘汰”不僅驅逐了部分清正廉潔的幹部,而且正迫使越來越多的幹部走向違法亂紀的歪路,危害甚重。


在一個健康的政治生態中,劣幣不會大規模驅逐良幣。

然而,如果人們發現,很多官員不僅沒有因為腐敗受到懲處,反而邊腐邊升,那麼依靠貪腐獲得金錢,再以金錢開路去跑官、買官、要官的風氣就會越來越重。

近日,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相關專題調查結果顯示,53.5%的受訪者認為當前官場逆淘汰現象普遍存在,許多幹部對此深惡痛絕。

政治生態受到汙染,官員個人難以獨善其身,這種風氣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的盛行有著深刻複雜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很多明規則被潛規則取代。

當下,各種規章制度相對以往有點兒改進,這些“明規則”本應發揮淨化政治生態的功能,以及對汙染政治生態的行為進行糾偏。然而,在現實中潛規則的盛行總能使明規則形同虛設。


本文原載於人民日報微信發表的《中國官場逆淘汰六大怪象》,內容如下。

1. 清廉的不如腐敗的

清廉的被淘汰了,腐敗的反而步步高昇。


很多腐敗官員,依靠貪腐獲得大量灰色收入,並用於跑官、買官、要官,他們在升遷過程中,以金錢開路,用物質利益打通關係,這種人能得到提拔。


而為官清廉的領導幹部,由於囊中羞澀,沒錢打點關係,往往遭到了冷落。

根據中紀委官網公開的信息,中央巡視組發現山東、廣東、河南等省份都存在程度不等的跑官賣官現象。


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對於清廉的領導幹部是一種極大的不公平,而且極大地惡化了官場政治生態。

庸官昏官貪官平步青雲、受到重用,德才兼備的官員卻只能坐冷板凳,這種“逆淘汰”必然會導致優秀人才沒有施展空間,如果不能遏制這種現象,必然導致官員整體素質的下降。

2. 親民的不如霸道的

為民、親民、愛民是為官者理應樹立的政德,然而在基層,這樣的官員往往被貼上“沒魄力”、“沒能力”、“軟弱”、“搞不定事情”等標籤。


一些霸道蠻橫、甚至無視百姓利益的官員,卻被上級視為能人,得到提拔。

基層幹部本應耐心傾聽群眾訴求,然而做不同利益群體的調和者,必然耗時費力。在目前各地“大幹快上、只爭朝夕”的氛圍下,耐心做群眾工作的領導幹部往往顯得“不合時宜”,通過各種手段“擺平”“搞定”,卻能贏得有魄力能幹事的好名聲。

許多官員認為,得罪了百姓,百姓無可奈何;得罪了上級,上級隨時可以摘掉烏紗帽。因此很多官員想辦法擺平群眾,迎合上級。

民間諺語稱“為百姓著想的永遠留在了百姓中間,善於擺平百姓的卻步步高昇”。這樣的逆淘汰,使得基層幹群不是魚水關係,而是“油水關係”。

3. 幹事的不如會說的

有責任、有擔當、想幹事的困難重重;豪言壯語多、實際行動少的投機幹部卻升遷有道。


當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亟需勇於改革、大膽創新的幹部能夠直面矛盾、正視困難,敢於上陣、靠前指揮,奮發進取、衝破藩籬。

但改革攻堅期的工作錯綜複雜,不僅難度係數較高,而且還有著失敗的風險。很多想幹事的幹部,要說“討人嫌”的話,幹“得罪人”的事,由此會遭受到各種“明槍暗箭”的阻撓,最終“幹不成事”。

於是,一些幹部就選擇了“另類”的發展之道。對於急難險重的任務,他們推脫躲閃、繞道走;但他們卻擅長坐而論道,說空話、假話、套話、大話等。他們往往是說得多、做得少、以說代幹,因為喊起來容易,幹起來難。

“說”只要動動嗓子、開開大會,就能報紙上有名,電視上有影;而“幹”要到工作一線、生產一線,要甩開膀子、放下身段。


“說”還能推卸責任,出頭露臉的事自己幹,出了問題幹事的人擔;“幹”得多的人,容易出現紕漏、出事故。由此出現了很多幹事的人被淘汰出局,會說的人平步青雲的情況。

4. 不站隊的不如站對隊的

每當黨委、政府換屆、部門輪崗、幹部調動時,總會出現“誰是誰的人,哪個是哪個圈子的”傳聞,而一旦出現腐敗案件,特別是串案、窩案,有關“官場站隊”的官場傳聞也會得到證實。

比如,很多備受關注腐敗案件,僅從其幾任秘書、多名下屬、多名近遠親屬違法犯罪事實來看,就可以看出在其“隊伍”裡藏著不少的“同道中人”。

緣何官員愛“站隊”,其中的奧妙在於,“隊伍”中的人往往能從中獲得好處。在這樣的“圈子”中,是非不分,難辦的事變得好辦,不能辦的事變得能辦。

只要是“圈中人”,有了問題甚至錯誤,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沒有成績可以幫你造出成績,小成績可以幫你吹成大成績;由此“圈中人”一榮俱榮、共同升遷;如此必然擠佔了默默無聞、“不站隊”幹部的發展空間。

5. 眼睛向下的不如眼睛向上的

眼睛能否向下看,是檢驗幹部是否勤政愛民的一杆標尺。我們黨的事業,需要的正是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造福群眾的“眼睛向下”的幹部。

但一些幹部,要麼長期不下基層,不接地氣,不通下情,與群眾越來越疏遠隔離;要麼對群眾呼聲聽而不聞,對百姓疾苦視而不見;要麼把主觀意願強加到百姓身上,“惠民舉措”、“民心工程”等名不副實,招致怨聲一片……

如此幹部,實屬官場“害群之馬”,理應儘快清除出幹部隊伍。但是,這些幹部雖不願眼睛向下,卻深諳眼睛向上之道,他們遇到困難“繞道走”,遇到領導“跪著走”,使出渾身解數,諂媚上級、溜鬚拍馬、曲意逢迎。

當下,不乏這樣的“眼睛向上”的幹部得到賞識與重用,而真正幹事、眼睛向下的官員卻被淘汰出局之怪象。

6. 實幹的不如做秀的


官員升遷要靠政績,但“政績”與“政績工程”是兩個概念,絕對不能混淆。一些官員實實在在幹事,為百姓謀福利,但政績卻不容易被看到,缺乏可以炫耀的政治資本。很多官員擅長“花拳繡腿”的功夫,這種所謂的政績“看的見、摸得著”,頗能裝點門面,但卻勞民傷財、對百姓無益。

事實上,廣大百姓是能輕易分辨出哪些政績是實實在在的,哪些形象工程是水分十足的。但由於官員升遷往往是要靠上級提拔,那些“大氣魄、大手筆”的形象工程,往往很具說服力,而事關百姓利益的具體事難以被上級發現,所以往往作秀的升了上去,踏實幹事的卻原地踏步。這種逆淘汰,不僅惡化了官場風氣,更造成了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使百姓對政府的完全失去了信任。


潛規則的盛行,究其根源,這與我們所處的特殊歷史時期,以及幾千年沉澱下來的官場文化有關聯。歷史上形成的人身依附、裙帶政治、惟上是從等官場糟粕一時還難以清除,加之我們正處於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還面臨很多挑戰,一些體制機制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在這個過渡時期,各種體制漏洞的客觀存在,為官場逆淘汰現象的產生提供了溫床,比如干部政績考核方式還有缺陷、幹部選拔任用制度仍有待完善等等。


因此,打破這種逆淘汰就要從制度和文化兩方面入手。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儘可能地剷除潛規則得以盛行的溫床。要充分發揮法律監督、黨內監督、行政監督、民主監督、輿論監督的作用,使得逆淘汰的現象無處遁形,貪官、庸官、昏官被識破,其諂媚之術、浮誇之技喪失用武之地,為民、務實、清廉的幹部才能脫穎而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營造良好從政環境,要從各級領導幹部首先是高級幹部做起”。這已經為我們塑造健康的政治生態指明瞭方向。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以來,狠抓作風建設、落實八項規定、遏制官場奢侈之風的實踐已經表明,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幹部以身作則,再加上真抓實抓狠抓,對於改進官場風氣有著巨大效用。領導幹部要有自我約束的責任意識;要加強制度建設,從制度上根除唯GDP取人、簡單以票取人、以年齡大小取人的現象,構建起一整套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跑官要官、買官賣官者得逞的體制機制;加強對《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等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執行到位;加大對違規違紀選人用人、“逆淘汰”、“為官不為”等行為的查處等等。這些措施多管齊下,必定有助於剷除產生官場逆淘汰的土壤。我們期望,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幹部清正“三清”之風真正成為官場新風尚,為全面深化改革助力護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建議,對於提拔幹部的責任,應像審計經濟責任一樣追查到底。那些企圖賣官的貪官認識到,試圖通過邪門歪道取得官位的人,也往往是容易出事的高危人群,很可能成為顛覆自己的陷阱,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對於約束“一把手”的權力,高波建議,一方面,紀委的獨立性要加強,增強縱向垂直管理,使紀委對於同級黨政官員的監管更有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有行政資源,讓以“問題為導向”的紀委巡視組工作常態化,有效尋找線索進行突破。當前,在中央反腐倡廉力度空前加大的背景下,有人擔心反腐可能影響地方經濟的發展。


為了防止幹部任用“逆淘汰”。當前,在一些地方和個別部門幹部任用中,存在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會來事的擠走會幹事的,會鑽營的取代善經營的,才疏學淺的淘汰德才兼備的,這種選人用人上的“逆淘汰”現象,如不加以有效抵制和鐵腕遏制,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帶來致命的危害。


“逆淘汰”,在幹部選拔使用上表現很多,如在選人範圍上,喜歡看來頭、看背景,在自己視野內和接觸的圈子裡選人;在用人標準上,不是任人唯賢,而是劃圈子,定框框,任人唯親,唯利是圖,誰跟自己走得近就用誰,誰“跑要送”就關照誰;在用人程序上,表面上按規矩辦,實際上把標準搞成某個人的“私人訂製”,把規矩變為潛規則的“漂白劑”。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這種環境中,所謂的“伯樂相馬”規則,實則是某些人以好惡選人用人。這就極易出現人身依附,結果只能“劣幣驅逐良幣”。周永康、徐才厚之流把持的部門行業就大量出現這種情況,給黨的事業、軍隊的建設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


幹部任用中的“逆淘汰”現象一旦出現,會產生很壞的發酵效應,假若“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成為常態,又有誰肯再去紮紮實實、任勞任怨、敬業奉獻呢?幹部作風不漂浮才怪呢。如果“進了圈子跑步前進,不進圈子原地稍息”成慣例,形成“圈子文化”,又有誰還願汗珠子摔八瓣拼命幹,還不削著腦袋尖往裡鑽?這自然就會大量出現“不看群眾滿意不滿意,就看領導注意不注意”“只唯上,不唯實”,頻繁“作秀”討領導喜歡的“鬧劇”,那些真正幹事創業者就被“邊緣化”掉了。投機鑽營者受推崇,兢兢業業者受冷落,豈能不形成吏治上的“破窗效應”?試想,假如“背靠大樹好乘涼,跟對人勝於跟對組織”成為現實,將會大大削弱組織的力量,就會動搖黨的執政之基。


破解用人上的“逆淘汰”難題,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不留“暗門”,不開“天窗”,讓“隱身人”無處躲藏。要堅持嚴格的倒逼制度,使黨員幹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創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治國必先治吏,治吏在於選人用人!唯才是舉也罷,德才兼備也罷,首先我們要看到用人標準的堅持、堅守。美臀局長何以坐上國稅局長的位置?小學畢業、吸毒者何以坐上地稅局長的位置?到底是什麼人把他們“考察”上去的!?如果經歷了考察,那麼我們的考察就是考而不察。買官賣官、跑官要官,權錢交易、權色交易,裙帶關係、彼此照顧的現象讓我們司空見慣了!安徽尚軍的腐敗問題是有代表性的,王昭耀家族的腐敗也是有代表性的!任人唯賢被任人唯親、任人唯錢所取代。用人標準沒有得到很好的把握和堅持。


用人是很有導向性的,一個人買成功了,就會有十個、二十個人去買;一個人跑成功了,就會有十個、二十個人去跑。實際上大家也都清楚,一些人以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到職位,被提拔重用,表面上看誰也說不出什麼,什麼程序都是合法的,但是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這種現象帶給官場的必然是一種懈怠散漫。毛澤東講,惰性一旦養成,非下大力不能扭轉。實際上也就是這種風氣。認真幹工作幹不上去,不幹工作的卻飛速提拔,大部分人的積極性也就被瓦解掉了!縣委書記卸任前突擊提拔幹部的現象,很能說明問題。用人導向如何才能把握好,把握公正、公平。用人上的不和諧,就不可能有社會的和諧!


那麼,帶病提拔的該如何避免?從查處的一些腐敗分子來看,大多數都有“帶病提拔”的經歷,這說明我們的考察、監督漏洞太大,為什麼一些幹部的信息掌握不全面呢?為什麼考察時一些關鍵的信息被忽略呢?一些幹部的問題甚至不是一天兩天,有很長的時間,可是為什麼就暴露不出來呢?“考察失效”的問題,組織部門還是需要認真的加以研究的,要把問題的主要環節找出來,亡羊補牢,不能熟視無睹。


用人的腐敗對於風氣的破壞是根本性的,對於政治體系與整個社會的破壞也是根本性的。用人的腐敗導致腐敗的蔓延加速,使腐敗出現層級遞增;用人的腐敗直接導致風氣的懈怠散漫,無鬥志、無信仰、無團結,離心離德;用人的腐敗,不能把合適的人選放在合適的位置,對於我們的發展和建設,造成最直接的影響,甚至破壞。毛澤東講,政治路線確定以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然而用人的腐敗,也就使大政方針的貫徹執行失去了幹部基礎!對於用人腐敗的問題,似乎我們還認識不清、準備不足、辦法不多、防範不夠、措施不硬。在這個問題上,還需要多下點力氣,多調研、多分析,爭取把這個問題解決的徹底一點。


如果中國各個機關的幹部大部分都是通過“逆淘汰”產生的,那麼,整個官場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就是水平最差的,這樣就會影響國家之間的競爭。因此,長遠來看,中國官場“逆淘汰”將危及國家安全!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