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休之下,你又要連著上幾天班呢?五一假期你要值班嗎?
調休這個事,年年調年年引熱議,前段時間“五一其實只放一天假”“反對調休的聲音,不能裝作聽不到”等話題,持續佔據著熱搜榜。
不少網友對當前的假期調休不滿,表示這樣調來調去,並沒有增加假日總數。
一些網友吐槽稱,在清明和五一假期調休後,連續幾個星期“雙休”都變成了“單休”,假期前後上了三個“六天班”,上班族“傷不起”。
還有人說,“這不是放假,是假放”,更有高贊評論說,“求求你了,不調休行不行?”
為此,有人表示,希望能夠正常放假、正常雙休。有人則更進一步,希望能在不調來調去的情況下休更長的假。
有網友甚至翻出了2013年那英關於調休放假的評論:
“我就不明白這假期為什麼要與星期六星期天湊到一起,而且還要挪呢?孩子連著上七天八天的課,確實挺累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其實挺像分泌失調,制定假期的同學能認真考慮一下我們生活嗎?”
與往年相比,今年“反調休”的聲浪不僅更強,並且徑直從“抱怨”上升到“反對”。
“調休制度不改不行了”,似乎正加速成為新的社會共識,人們的抱怨聲正成為改革聲的一部分。
在假期安排的官方敘事中:調休湊出一個長假,為人們遠距離出門旅遊、探親創造了條件,假日經濟的繁榮能有力促進消費、拉動內需。
小長假期間,景區、車站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似乎也坐實了調休的“正確”。尤其是文旅爆火的當下,一些網紅城市投入大量資源營銷宣傳,等著小長假客流爆發、暴富一把。
在不少地方的宣傳報道中,小長假的旅遊數據、旅遊人次、旅遊總收入等都會作為一項重要政績被公開展示,這些似乎也在強化著調休的合理性。
事實上,假日經濟的官方敘事與人們的切身感受之間,溫差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很多人反映,調休並沒有起到休息的作用,反而讓大家更累了。
一方面,部分人會選擇在假期出遊,舟車勞頓後回到工作崗位還要連上6天班,“歇不過來”。與此同時,同一時間段內集中出行也導致搶不到票、高速堵車、機票酒店漲價、景區景點爆滿……人們的出遊體驗並不好。
另一方面,對很多單休、輪休或需要假期值班的人來說,調休可能把原本只有1天的休息也“調沒了”,調來調去最後導致沒有假期、無法休息。
對很多沒有出門安排的人來說,假日經濟的繁榮更像是與己無關的熱鬧,加上被調休打亂的工作節奏,大家的感受往往只剩下兩個字:心累。
要不要調休是一個爭議多年的話題,很難有絕對正確的答案。然而透過這些爭議,可以聽到人們的心聲:
第一,人們期待更多的假期,而不是“拆東牆補西牆”的調休;
第二,人為湊出的長假,確實拉動了文旅消費,但這種扎堆旅遊的形式本身就值得商榷。在這種扎堆旅遊下從搶票到出行都像是一場“戰鬥”,極大地降低了人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公眾的這些聲音應該被決策者所聽見,並作為繼續優化假期安排的參考。
與往年停留於情緒的抱怨聲相比,近期“反調休”的最大特色是追溯了調休和長假的合法性問題。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全民放假的節假日為7天,1999年國務院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共假期由7天提高到10天,並首次提出調整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的相鄰週末,形成3個連續7天的黃金週。
調休的本意是讓勞動者有一個更長的休息窗口,並通過形成長假鼓勵出遊,推動旅遊等行業的發展,促進假期消費。
就數據來看,調休形成的黃金週,確實起到了重要的拉動效果。公開數據顯示,1999年的第一個國慶黃金週,全國的出遊人數達到了2800萬,旅遊綜合收入141億元。
2008年,“黃金週”制度發生重大變化,取消了五一的7天假,增設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個小長假。
法定節假日打散後,調休變得更加頻繁。像清明、端午等假期,只要沒有挨著週末,幾乎都會調。於是,春節、國慶兩個黃金週,加上幾個三天小長假,就成了我們的常規假期組合。
同樣是鼓勵出門旅遊、提振消費、拉動內需,同樣是以連上六、七天班的煎熬為代價,二十年前的調休,和今天的調休,為什麼造成的感受不一樣了?
將調休的安排,放在近二三十年的經濟進程之下來看,也不難理解。
在黃金週確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處在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環境下,GDP平均增速一度逼近兩位數。與之對應的是,人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兜裡更有錢了。
物質富足之後,消費意願增強,長假出行成了重要的減壓、釋放窗口。那時候很多人都是盼著長假到來,對收入增長的良好預期,讓勞動者有休長假的動力,有敢放心花錢旅遊的底氣。
但最近幾年,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增強,為了應付未來的各種不確定風險,人們的消費觀念趨於保守化。
當經濟和收入增長時,調休湊長假拉動消費,就是順勢而為;當經濟減速和收入增長趨緩甚至不升反降時,人們花錢的意願減弱。硬湊而來的假期就會顯得“面目可疑”——調休的安排,原本是讓勞動者更好地休息,現在變成了一種撬動假日經濟的槓桿。
逢調休必吐槽,拒絕自己的假期被工具化,自然成了當代人意料之中的輿情反應。
調休的出現客觀來講有經濟的原因,那從1999年制定到現在,已經存在了25年的調休,對經濟的拉動還明顯嗎?
清華大學假日製度改革課題組前些年有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自1999年實行黃金週以後的七年中,旅遊收入的增長率與實行黃金週前的11年相比並沒有明顯變化,前後20年間(1986-2006年)的複合增長率均為22.59%。
這背後也不難理解,對大多數人來說,可以支配的收入是固定的,為了長假出去玩,平時就得省一點。
假日經濟的繁榮,到底是創造了消費增量,還是把平日裡的消費存量搶過來了?是窗口期集中花錢,還是細水長流更有利於提振消費,拉動內需?
如果這些問題本身存在爭議,那麼在普遍不敢花錢的當下,靠調休來鼓勵出門,創造消費,實際效果可能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以,當人們對調休的不滿變成一種日益強烈的集體情緒,而功利化調休安排的經濟效應又存在疑問時,“反對調休的聲音,不能裝作聽不到了”。
既然調休制度“不改不行”了,那麼,除了調來調去,我們的假期還能怎麼休?
頂端評論員張恆認為,調休帶來的疲憊是結果,假期時長依然不足是根源。
目前,若不計調休,中國的公共假期包括:元旦1天、春節3天、清明節1天、勞動節1天、端午節1天、中秋節1天、國慶節3天,共計11天。
有統計顯示,我國的公共假期天數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80多位。原全國假日辦曾於2013年對62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定節假日進行比較,發現我國的11天屬於中等水平,與法國、意大利持平,超過英美等發達國家。
但從週休日來看,52個週末雙休和8小時工作制與國際上保持了一致。不過,實際情況是,單休、大小周輪休等情況仍然存在,週末雙休不是人人都有。
從緩解社會壓力的角度來說,增加假期可以適當對沖調休的影響。當代年輕人在“996”“007”的常態下,不少人只能用躺平、佛系來自我安慰。多放兩天假,效率提上來,恐怕才是優解。
從經濟社會變化的角度來看,多放假有利於擴大內需。當下消費疲軟、產能過剩同時存在。而且密集出遊導致人流扎堆,很多人不敢出門。不如在保障正常雙休的基礎上,適當增加長假數量,讓人們更愉快地合理消費。
所謂社會進步,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極大豐富,公眾對休閒、休息時間以及工作生活的平衡,也會提出新要求。
科技的進步、制度的升級、經濟的增長,從根本上就是為了讓人類從繁重、單調、低效、缺乏意義感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有時間有精力追求更全方位的自我實現和自由發展。
張恆認為,期待正常節奏的假期,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調休安排與之矛盾、人民群眾怨聲持續不斷,就應該聽取意見、儘快調整。
雖然我國11天的公共假期與大部分歐美國家持平,但我國5-15天的法定帶薪休假,不及全球多數國家,而且在推進落實層面也存在問題。這些差距,就是可以改進的空間。
據原全國假日辦2013年的統計,以工作滿10年計算,62個國家和地區職工帶薪年休假平均為19個工作日,我國為10個工作日,排在並列59位,僅高於泰國(6個工作日)和菲律賓(5個工作日)。
據統計,世界各國平均有30天的假期,包括11.8個帶薪公共假期,以及18.2天的帶薪年休假。我國11天的公共假期已經不少,但5-15天的帶薪年休假就不算長了。
早在2007年,清華大學以蔡繼明為組長的清華大學假日製度改革課題組就曾提出相關建議。
2014年,蔡繼明又在《人文雜誌》上發表題為《關於進一步調整完善我國節假日製度的建議》的文章,其指出從維護勞動者休息權的角度,帶薪休假制度勢在必行。
如果將帶薪休假制度完善起來,那麼人們既有時間長途旅行,也可以錯開時間、地點,黃金週調整帶來的遺憾就可徹底消除了。
但10年過去了,我國帶薪休假制度依然沒有全面落實。更重要的是,落實帶薪制度面對的一大阻礙是:瀰漫全社會的“休假恥感”價值觀。
人們在申請休假時,有幾個人不是惴惴不安,成功了有一種大功告成的竊喜。
前幾天,胡錫進發表了對調休的看法,裡面有句話說得頗有道理:在中國的現實條件下,公共假期是帶薪休假代替不了的。這也側面說明了在中國落實帶薪休假的難度。
按照我們的傳統文化,過多享用假期有懶惰的嫌疑,因此過長的假期可能被不少人認為不利於經濟的快速發展。
但一個國家帶薪假期的長度設置,在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應該有不同的安排。一個經濟體的健康發展不但需要供給,還需要需求。
假如全體人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去分享創造的物質文化財富,去適當消費,那麼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便會出現需求不足,因而投資效率會越來越低。
這時,適當增加全社會的假期長度,能為促進消費創造條件,對經濟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此外,帶薪休假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的切實使用(不再是打折扣的休假)以及靈活使用(避免集中休假的擁擠),有助於提升全民的幸福感,增進家庭關係和社會聯繫,促進社會和諧。
如何才能有一個更好的假期?在我國當前情況下,可以實現的,首先就是做好兜底性節假日保障。
與此同時,在全國統一的公共假日基礎上,也可以“一地一策”探索增加公共假日存量的可能性。可供參照的是,當前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情況。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依照此規定,各少數民族地區在公共假日上都有獨有的公共假日。
比如,西藏的“藏曆新年”和“雪頓節”,廣西的“三月三”,還有云南、新疆、內蒙古、四川等少數民族地區,都有自己獨有的公共假日。今年,四川涼山的“民族團結進步節”“火把節”“州慶”和“彝歷新年”,合計甚至有16天。
事實上,除了少數民族地區,其他地方同樣有自己的傳統和需要進一步弘揚的文化。這就為增設假日提供了珍貴的文化基礎和共識。
因此,在考慮增加全國統一公共假日數量的同時,如能將《辦法》規定有所擴展,使得我國更多地區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增加其獨有的地方性公共假日,無疑將有效緩解當前統一休假時間和空間的聚焦效應,推動旅遊消費的健康發展。
當然會。但這是一種“必要的代價”,就像八小時工作制、雙休日都會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但還是執行了。
更重要的是,多放假還是少放假,並不是企業負擔的核心,與企業負擔更息息相關的是稅率,是社保,是制度成本。
用增加人均總勞動時間取得的經濟競爭優勢,不僅不被這個時代的人所認同,也不被國際主流價值觀認可。
多休假,從國際上來看,是一個大趨勢。只不過,國外更多是通過“帶薪休假”來實現;而在國內,增加公共假期是更可行的方案。
環球旅訊首席分析師彭涵指出,為公眾提供更多實在的假期、更多的休假機會,其實代表了在節假日這個話題上的思路導向:到底是更關注人,還是更關注經濟和消費?
彭涵稱,從長遠來看,更關注人,才是真正地關注經濟和消費。
— THE END —
參考資料:
[1]. 給打工人多放幾天假,天塌不下來!冰川思享號
[2]. 除了調來調去,我們的假期還能怎麼休?新京報
[3]. 打工人又一次集體破防,調休方案不改不行了,冰川思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