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晚讀書房(ID:DC001234)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呢?
帶孩子出去玩後,孩子口渴得很,周圍又沒有賣水的零售店,只有一家大超市。
進入超市,拿到水,付款時還需要排長隊,孩子一個沒忍住,就揭開瓶蓋先喝了起來……
拿著半瓶或者空瓶付款,卻面臨賠償,你會怎麼做呢?
1
前段時間,嬌媽逛超市,在排隊付款時,聽到了收銀員與一位寶媽的爭執。
爭執的內容大概是:這位寶媽帶著5歲的孩子玩耍後,孩子口渴難耐,就自己從超市貨架上拿了一瓶礦泉水,咕嚕咕嚕地喝了大半瓶。
寶媽也並未在意,心想拿著瓶子付款就行。
不料,在付款時,收銀員卻表示:“按照超市的規定,未付款就食用的商品等同於偷,要按照10倍的價格賠償”。
一聽要10倍賠償的寶媽,先是對孩子的行為,向收銀員道了歉,隨後表示,孩子雖然提前喝了半瓶水,但自己並未逃避付款,怎麼能算自己偷呢?
但收銀員一直表示,這是超市的規定,要求寶媽必須10倍賠償。
此時,寶媽也火冒三丈地回懟道“按10倍賠償,有法律依據嗎?”
隨後,寶媽掏出手機,打開了視頻錄像功能,對著收銀員問道:“你真的要收10倍的價格嗎?物價局知道這事兒嗎?我現在就給你…….”
看著正在錄像的寶媽,收銀員顯然有些心虛了,迅速給寶媽結完賬,讓其走了。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的做法凸顯出其高情商。
看到這一幕的嬌媽,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畢竟自己也曾幹過這事兒,潛意識中一直認為:超市內的水、飲料,可以先喝,然後拿著空瓶結賬就行。
隨後,嬌媽將這個經歷發到育兒群中,詢問大家怎樣看待這個事兒,是否支持“先食用後付款”這個行為。
2
關於這個行為,支持的網友們認為:
@妮妮媽媽:
這種事我也幹過,有次逛超市,實在是太口渴了,就順手拿了一瓶水,擰開就喝了大半瓶,然後放推車裡面。付款時給收銀員解釋了一下,收銀員也沒說什麼。成年人口渴都難以忍受,更何況是孩子,我覺得只要不逃避付款,這個行為是可以的。
@豆豆媽媽:
這事我也幹過,有次帶女兒買了個冰激凌,看著收銀處排著的長隊,我就讓女兒將冰激凌打開吃,邊吃邊排。最後,拿了個空袋子結賬,我覺得這個挺正常的。
當然群裡面也有反對這種行為的人:
@錢錢媽媽:
不太喜歡這樣的行為,沒付錢的商品就不屬於自己的,如果人人都是先食用,然後拿著一堆垃圾去付款,那超市就很難管理了。
@高高媽媽:
我不會允許孩子這樣做,沒付錢之前,商品都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超市的。當然,也沒有任何的法律依據告訴你,能在付款之前去使用商品,只有等你付錢之後,你和超市之間的買賣合同才能生效。
逛超市,先食用商品後付款的現象屢見不鮮,超市“10倍賠償”的規定,真的合理嗎?
嬌媽諮詢了身邊的一位律師朋友,她表示,寶媽在孩子喝完飲料後,沒有逃避付款,也沒有離開超市的範圍,而是到收銀臺結賬了。
所以,從主觀角度上來說,這位寶媽並沒有佔有超市的財物,客觀上來說,寶媽跟收銀員起爭執的地點在收銀臺,且寶媽主張付款,人和物都尚在超市,也在收銀員的可控範圍內。
所以,寶媽的行為並不存在違法行為。
3
帶孩子逛超市,為了避免類似狀況出現,這些注意事項要牢記:
1、跟孩子講清楚超市購物的規則
在超市經過這場“鬧劇”後,果媽也意識到了培養孩子規則意識的重要性。
上文中的孩子,之所以會順手從貨架上拿礦泉水,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規則意識。
所以,家長們有必要給孩子講清楚逛超市應遵循的規則,也應該尊重超市的規則與秩序。
比如沒有付錢時,不能打開超市的商品食用,尤其是在經過零食區、水果區時;逛超市時,不能大聲喧譁、不能擋過道等。
同時帶娃逛超市時,大人的視線要儘可能地不離開孩子,以免孩子抓、拿商品。
2、帶低齡娃逛超市,要儘可能地避開人流高峰期
帶孩子出門,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帶孩子去逛超市時,要儘可能地避開人流高峰期,比如超市大促或者上班族下班時間。在時間選擇上,果媽建議可以在上午10點左右或者下午3點左右,帶娃去逛超市。
同時帶娃乘坐電梯、經過貨架縫隙、冷鮮區時也要格外注意,家長們要跟緊小朋友,以免受傷或走散。
3、逛超市時間不宜太長,儘可能別推嬰兒車
帶孩子逛超市時,儘可能地控制時常,超市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其次,孩子的耐心有限,逛得太久,孩子也容易煩躁。
再者,很多家長喜歡推嬰兒車逛超市,在此,嬌媽建議,儘可能地別推嬰兒車,不讓孩子坐或者躺在嬰兒車中,視線會受到限制,看到的多是大人的腿,會大大降低孩子逛超市的耐心。
總而言之,帶娃逛超市時,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要給孩子強調超市購物的規則,以免出現孩子亂拿商品食用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