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民國風骨(ID:minguofenggu)
說起楊振寧,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
他在物理領域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是當之無愧的泰斗。
尤其是其華人的身份,更是令人非常自豪,楊振寧的偉大和他從事的事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其在物理學上的成就甚至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換個角度衡量,楊振寧的月薪到底有多高?
看完具體數字後,想必也會讓你對他的偉大有所認知。

楊振寧出生於1922年,當時的中國不太穩定,所以他的童年也比較動盪一些。
楊振寧的家鄉是合肥,父親從美國回來後,他隨父親到廈門讀小學二年級,一年後父親去了清華大學應聘,全家又跟著來到北平。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後,北平不太安寧,於是全家又回到了合肥。1938年,受戰爭影響,全家逃難,幾經輾轉來到了昆明,這才安頓下來。
雖然一直跑來跑去,但楊振寧並沒有耽誤學習,考上了西南聯大,其中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他的努力。
父親因為了解國家很缺乏化學類的人才,所以讓楊振寧報了化學系,後來楊振寧發現自己對物理更感興趣,又轉入了物理系,在這裡讀完了研究生。
當時中國的教育還相對落後,國內的學術環境不能滿足楊振寧對知識的追求,所以他打算出國留學,並且在1945年獲得機會,赴美留學。
之後,楊振寧在自己的領域獲得很多成就,贏得了科學界的高度評價,更是在1957年和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正處於用人之際,楊振寧卻在1964年加入了美國國籍。這個決定深深影響了楊振寧和父親的關係。
楊振寧的父親是個愛國的知識分子,曾三次催楊振寧回國,但他還是選擇留在美國,因此一直都沒能得到父親的原諒。

晚年回國,拒絕百萬年薪
1998年,76歲高齡的楊振寧選擇回到中國,開啟自己的又一段征程。
回國後,楊振寧被清華大學聘為物理學教授,開出了年薪100萬的待遇。
那個時候是1998年,中國的經濟還相對落後,在那樣的情況下,100萬不是個小數目,算是富翁級別了。
也許很多人會懷疑,楊振寧值這麼多錢嗎?
答案是肯定的。可能因為楊振寧研究的領域和我們的生活相差太遠,所以很多普通人看不到他的成就。
他研究的是理論物理,不像錢學森他們的應用物理,有實實在在的原子彈。
能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楊振寧又豈會是等閒之輩,而且獲獎的時候,楊振寧僅有35歲,可以說是年輕有為,是個天才。
楊振寧憑著“宇稱不守恆”理論和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此之前,“宇稱守恆”是公認的鐵律,楊振寧和李政道的發現對宇宙物理來說具有顛覆性。
楊振寧研究的相變理論也引起了愛因斯坦的關注。另外,楊振寧提出的楊-米爾斯方程,奠定了規範場論的基礎,做成了愛因斯坦一直在做卻一直沒能做成的事情,所以有的人說楊振寧可以比肩愛因斯坦。
不過,楊振寧並沒有接受100萬的年薪,而是選擇免費執教,表達了自己一心報效祖國的信念,希望能繼續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獻上一份力量。
其實,在任何領域中,能走上金字塔頂尖的人數,都是非常少的,他們的付出足以令他們賺取天文數字。
如果要想衡量他們的價值,並不僅僅是要將視線聚焦在收入和薪資上,更多地應該看到其背後所作出的貢獻,否則很可能會無法讀懂其背後付出的辛苦和堅持。

關於楊振寧的爭議
雖然楊振寧是一名優秀的科學家,但關於他的爭議卻不少,尤其是加入美國國籍這件事,讓許多中國人一直感到很不滿。
在中國剛剛起步,科技落後,需要人才的時候,楊振寧卻沒有選擇回國,而是加入了美國國籍,和錢學森、鄧稼先、華羅庚這些先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行為是對祖國的背棄。
加入美國國籍也就算了,晚年的時候又回到中國是怎麼回事?
大部分人不會認為他這是愛國,而是想回來中國養老、撈金、享福了,所以很多人對楊振寧有牴觸情緒。
但是在國外投身科學事業的時候,楊振寧在多場演講中為學者們展示中國,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們對中國的看法。
而且受他影響,一些美籍華人紛紛回國獻計獻策,他的很多報告對海外華僑產生了很大影響,也很大程度上讓國外科學家願意接納中國人,改變了他們對中國的態度。
楊振寧還參加了“保釣運動”,他的多場演講慷慨激昂,令人熱血沸騰,影響了很多中國學生。
雖然沒有及時回國,但不能否認楊振寧不管是歸國前還是歸國後都為中國做出了很大貢獻,對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也提供了很多指導。
我們都知道楊振寧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發表獲獎致辭的時候,他以中國人自居,說以中國傳統為驕傲,在楊振寧心中,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正如錢學森所說,楊振寧留在國外比回來國內的作用更大,國外更有利於他的研究,實際上他始終心懷祖國,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國,可以說,是國家需要他留在國外。
如果當初回到國內,楊振寧不會取得那麼大成就,也產生不了那麼大的影響力。
國內當時更需要的是應用型人才,而楊振寧研究的是理論物理,所以可能回國用處也不大。
1971年,楊振寧的好友鄧稼先在給他的信中曾寫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50年前的楊振寧不懂,如今50年後的楊振寧懂了,而且可以給鄧稼先一個滿意的回覆。
這對相差54歲的忘年戀瞬間將楊振寧推上風口浪尖,一個科學泰斗的生活被染上娛樂色彩,對楊振寧產生了很大影響。
如今楊振寧和翁帆已經攜手走過了19年,儘管一直飽受外界質疑,但兩人始終歲月靜好,翁帆說和楊振寧在一起總有談不完的話題,他們用事實向眾人證明了這份感情。
楊振寧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雖然國內對他有很多謾罵之聲,但他始終在做著對國家有益的事,也已經放棄了美國國籍,重新加入中國。
從很多事實來看,他並沒有背棄中國,反而是拿著在外國掙的錢和學的知識來報效中國,他的愛國之心同他父親一般火熱,值得國人尊敬。
謝謝你看完文章,還請點亮【贊】+【在看】分享給更多人看到。